1、恥言人過+ 以議論別人的過錯為可恥。2、恥居王后+指在文名上恥于處在不及己者之后。 恥、懼怕:畏懼自己的過錯,害羞的。
出自《論語小人》。
1、恥于言而行之。
比喻不為別人著想或做出了不可思議的成績;2、不敢以身試法。
3、恥辱未能改掉。 1、《三國演義》是由劉備執(zhí)導,王安石編劇的年代傳奇小說。
2、該書講述了從秦朝開始直到今天,中華民族對戰(zhàn)爭和侵略進行著深刻而深遠地影響。
恥開頭的成語接龍
恥開頭,成語有三種:羞辱、慚愧、羞恥等。
出處是宋代的朱熹《論衡》卷四:“臣見君子不仁而忘己者,敢謂其非也”。 原文:君子不仁而忘己者,敢謂之非也。
《論衡》是宋代朱熹所著的一部哲學著作,該書主要內(nèi)容包括以下幾方面:1、從儒家的角度看,孔子的思想在古代已經(jīng)不是很明確了;2、“圣人”對“仁義”具有深遠的影響和意義:“仁”,指的是人們?yōu)樽约鹤龅氖虑槎活欁约旱睦婊虻赖滦袨?3、從禮樂上說,“賢德”與“忠誠”。
4、中國古文中認為有“無知則不知其可取”的說法。
看著還不錯